本草纲目的大名想必都听过,这是一本比较著名的中医典籍,作者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人一·人肉》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这里边提到的两脚羊可不是指真正的羊的,而是被当做食物吃的人,在古代多处有记载。每当战乱的年代,无以维持生计的时候,只好将百姓煮来吃了。
舂磨砦正是这样一个煮人肉的存在,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一个领袖,他的名声十分的两极化。一方面是因着其试图以个人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首创高层换届制度,虽无雄才大略,却令唐朝名存实亡。但另一方面,他的名声也是农民起义领袖中最差的一个,因为他嗜好滥杀无辜,军队毫无纪律。
而吃人也是一件颇具争议的事情,《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有云: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意思是,黄巢和他的军队攻打陈州的时候,出现军粮不足的情况。
于是在包围陈州的一年之中,黄巢命手下人建造舂磨砦巨碓,采用机械化的方式。将活人碾碎,之后以其肉充作是军粮,好让他继续围城。这样的举动保证了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却也导致,所过之处赤地千里。人都被他拉去当军粮了,但这件事是有争议的,从其供应的作坊有多大到人数有多少,皆没有准确数据。
展开全文
有不完全统计,其在一年的时间中,黄巢起义军至少吃掉了三十万百姓。虽然说旧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可黄巢这事实在有点离谱,从两点来看。第一人数,每天吃上千个人,总数量高达30万,可哪里来的人供他吃?就算沿途人数够,可他吃了这么多,难道百姓不会反抗?连同类都吃,且一吃这么多,部下还敢跟着他?
第二点是吃的方法,注意上边那段所言,生纳人于碎之。简单来说就是捣的是活人,未经开膛破肚、剥皮等处理方式。《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中则有一句糜骨皮于臼,并啖之。连骨头都一起吃了,那必然是捣得很碎,不然人连鱼骨都不一定能咽下更何况人骨。从这两点来看,就会出现几个问题,把人骨捣到能吃的地步需要捣多久?
估计负责捣的人就算是不停的干,不停的捣,一天恐怕一顿饭也不能完成。场面想必也很壮观,边捣边听惨叫,干这工作的士兵不心慌?最后一个是卫生问题,人身上的病菌就不说了,捣活人,其皮、骨、内脏、汗毛以及人的血液、排泄物都在里边。想想都恶心,黄巢军队也是人,他们如何吃得下,还一吃就是一年。
从这些来看,旧唐书与新唐书上边关于这段的记载,委实不太可信啊。胡适先生曾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编撰史料的人其实都带有目的性和偏好,说不定这段还就是听信谣言而记。但事情已过去近千年,黄巢究竟有没有吃过人,吃了多少也终将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