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海报_u20世界杯德国 - jjswlx.com

“世界矾都”的幸福选择——“千万工程”带来人水共生新模式
2025-09-16 23:22:44

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之后,矾山的整治力度逐年加大,一大批中小型矾矿厂被强行关闭。直至2017年,政府下大力气“断臂求生”,整个矿山全部停产,矾矿污染随之一去不返。

矾矿开采的初心在净水,矾山新生的根脉在活水。结合“千万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应运而生。浙江水利部门以河湖长制为引领,又先后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百河综治”“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一条条河流开始脱胎换骨。

采矾停下来,清水流起来。2016年以来,苍南县水利部门累计在矾山镇投入6000余万元,治理小流域10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护岸15公里,拓宽疏浚河道3公里,拆建堰坝27座……“昔日污水靠蒸发,如今清流绕人家,”矾山的老百姓说,“矾山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水。”

矾山打开了历史新的篇章,人、矾、水也开启了新的相处模式。

矾矿山周围山峦一年年复绿,矿山脚下蜿蜒的矾山溪静静流淌。人们行走在滨水栈道上,水中鱼翔浅底,远处层峦叠翠,矾矿炼矾炉群等工业遗址映入眼帘,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河面宽阔的照兰溪再也看不到当年的淤堵,碧水逶迤向东,下游福建省前岐镇的入海处空气清新、海鸟翻飞。这块盛产杨梅和柚子的宝地,每到夏冬时节,总是鲜果飘香。

“千万工程”让“世界矾都”恢复了一个乡村本来的面貌。对矾山而言,“千万工程”不仅是停产治污、整治环境,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思考和重塑。

矾山镇党委书记林开新对此感悟颇深:“矾与水,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矾、水、人的和谐共生是矾山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矾山人幸福绵长的保障。”

一片绿一座山,一位老矾工的牵挂

“水是矾山的脉。矾山需要清澈的水,更需要大手笔实现水系连通的水脉。”66岁的张传君曾经是温州矾矿的老职工,后任苍南县政协主席。退休后,他一直致力于矾山矾矿工业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矾山的转型需要水的滋养。张传君认为,矾山已进入后工业时代,如何让生态文明与后工业文明共同作用,从更大的水网空间着眼为矾山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是摆在矾山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他心中深深的牵挂。

“2019年年底我刚到矾山任镇长,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林开新说,“我们的水过去受过‘伤’,产业转型首先要让‘好水’看得见、摸得着、喝得到!”

近年来,苍南县水利局投入2000多万元助力矾山水源地扩建,有效解决了矾山镇水源单一、应急能力差的问题。2019年,又投资约1000万元改造提升矾山溪,建设拦水堰坝、亲水平台、观景点、木栈道,方便人们亲水近水。

温州市水利局局长李红健说,“十四五”期间,温州市把矾山的水系连通纳入全市水网建设布局,打造现代化水管理体系和水治理示范,为矾山的转型提供坚实水保障。

张传君这位老矾工的牵挂,也是千千万万乡村百姓的共同期盼。

2005年,在“千万工程”实施的第三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余村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20年来,一幅幅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画卷在之江大地铺展开来。

苍南县莒溪镇党委书记陈楷曾经在矾山工作过,他把在矾山推动山水之变的经验应用到新的岗位: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治污净水,打造600米长的莒溪大溪“风情水街”,将莒溪镇建设成温州市乐水小镇、水美乡村。

与矾山镇毗邻的桥墩镇八亩后村,得益于好水的滋养,成为桥墩千年茶业的传承基地,并依托万亩无公害有机茶园发展生态旅游,将“好山好水好茶”打造成引流IP(知识产权)。

成功创建9条美丽河湖、5个乐水(水美)小镇、15个水美乡村,矾山镇南堡村被评为2020年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水网空间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苍南县水利局局长甘先景说,苍南正在积极促进“美丽河湖”与“文体农旅”深度融合,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绿色动能。

从古遗址到“新富矿”,面向未来的转型

戴上安全帽,坐上小火车,沿着曾经运送明矾的轨道,可穿梭于矿山、巷道和斜井,体验矿工生活,揭开“世界矾都”的神秘面纱。

这个矾山镇新打造的旅游项目自推出以来就广受欢迎。今年“五一”期间,仅小火车的门票收入每天就近万元。

600多年开采史给矾山镇留下了100多处矿业遗址,以及炼矾工艺、矾塑、矿工号子、矾业民谣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矾矿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的进程加速,它的文化魅力,正逐步被世界发掘。

文化加持,这处世界级的矾矿“活遗址”,正在成为矾山产业转型的“新富矿”。

世界矾都矿山文化产业园、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新名片;“探矿之旅”研学活动、“山水之旅”康养活动成为旅行新业态;地下硐穴酒店、工厂车间酒店充满现代工业风,特色精品民宿展现矾山烟火气……矾山的工业文化旅游正在快速发展。2022年全镇旅游人数超8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量达1200万元。

习近平同志在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在矾山镇,一座座历史古村落正在依托山水资源和矾矿遗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福德湾古村,因为保留了很多古民居,结合矾矿遗址,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埔坪村内,百年甘宋溪穿村而过,春季油菜花满地金黄,夏季水塘里荷叶田田,溪滨公园成为美丽乡村的核心景观。

鹤顶山上,矾山溪旁,嘉祥村依托300多年来积淀的孝文化,正在打造“山水田园·崇孝尚廉”的清廉村居。

“世界矾都”25年前的艰难选择,如今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矾山镇正在实施“幸福矾山”创建行动,计划到2025年,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年游客总人数突破150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万元以上。同时,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新空间。

幸福在绿色发展,幸福在山水之间,幸福在文化传承。“世界矾都”正在以青山绿水之美、文化遗产之雅,蹚出一条通往幸福的非“矾”之路。

来源 | 温度新闻、苍南县治水办

编辑 | 吴嫦嫦 初审 | 徐婷婷 审核 | 万哲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温小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