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海报_u20世界杯德国 - jjswlx.com

【晋北方言】解读:怀仁方言里的“后生”(图文)
2025-09-09 18:16:28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有打南边过来的一批年轻人,来到怀仁,被安排进尚未建成的化肥厂。

由于语言不通,说话不在一个频道上,闹出过不少笑话。

某天,两个本地人抬一设备入库,甚感吃力。正好有一插队青年走来,于是,其中一人便用升级后的“怀普”4.0版喊:“嗨,那后生,过来帮把劲。”

不想那后生听了,很不高兴:“你才后生呢。你全家都后生,你还早产呢!”

设备没抬成,两本地人和那后生嚷了一架。

厂革委会知道后,把三人叫去。一听缘由,才弄清是方言惹的祸。

南方人对“后生”的理解是“后代子孙”、“后嗣,子孙”、“后辈,下一代”。

而怀仁人对“后生”的理解是“年轻人”、“小伙子”。

为什么南方的“后生”与北方的“后生”不一样呢?

这得从各自的语源上考察。

南方的“后生”,缘于古汉语。如:

《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梅尧臣《依韵和刘敞秀才》:“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这些“后生”们,都是“后嗣,子孙”、“后辈,下一代”的意思。

而北方的“后生”,则来源于蒙语:“hucutei”,意为“强壮的”、“有力气的”。“hucutei”之尾音“ei”变作“en”,则为“hucuten”,读音[huchen],意为“力士”、“筋力强健的人”。

展开全文

“ch”与“sh”属于同音位,可以互转。如“早晨”,方言中有言“早绳”者。汉语中的“吃”,又言“食”。“huchen”音转为“hushen”,就是怀仁话里的“后生”。

在晋北地区,“后生”的最初义,就是“有力气的人”、“强壮的人”。

小时候,村西口泉河淤积了不少泥窝地(普通话叫“沼泽”),有次,三队有四、五头牛陷进了“泥窝地”,村里大喇叭紧急广播:“三队的牛陷(村人叫han)泥窝里了,村里的后生们赶快到西河湾抬牛去。”

那时的“后生”,尚有“强壮的、有力气的”之义。

搁现在的年轻人,别说抬牛了,就是让骑骑牛,也懒得。

由于“强壮的”、“有力气的”大都是年轻人,所以,人们管“年轻人”都叫“后生”。但“年轻人”一义,实为“后生”的引申义。

逮及现在,“后生”演变成了一种称谓。只要是年龄相仿的人,不管老少,人前曰“这后生”,人后曰“那后生”,“这”与“那”之间,语境不同,韵味无穷。

图文来源:雁门文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